20177年快要结束的了 , 但是大家也是知道, 2017年诸多医疗政策相继实施 ,这些政策直接影响我们明年的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天我们将回顾2017年落实哪些政策。
“十三五”计划活动,加强基层医院具备中医服务能力
2017年1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部署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医疗康复能力。
在职医师可以申请开办医院、诊所
今年2月,卫计委修订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款,取消“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限制。
医师“一次注册,区域有效”
2017年2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并于4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其中突破性的改革就是将医师执业地点由过去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修改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或者县级行政区划”,执业医师的注册地点为省级行政区划,执业助理医师的注册地点为县级行政区划,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

确定一家主要执业机构进行注册,其他执业机构进行备案,执业机构数量不受限制。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2017 年在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上海市等24个省开展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点,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按有关规定报考。2017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合格线为180分。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是村医向医师身份转化的重要途径,且2018年有望全面铺开

医学界精英化,培养高端人才

201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

其中提高生源质量为重点改革。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本招生;根据行业需求,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重点为农村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2020年后,逐步停止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招生。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4项

2017年,3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随之,下半年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素养促进  ”两项列入公卫服务项目中,公卫项目正式由12项变成14项。

家庭医签约,推进健康发展

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2017年,以省(区、市)为单位要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实现全部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鼓励开办个人诊所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为了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明确规定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医师可以按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医师到基层开办诊所。

《中医药法》正式实施

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中医药法》不仅系统建立了健全的中医药管理体系,更是加大了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这些打着中医幌子到处骗人的违法违规行为终将难逃法网!

中医诊所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2017年11月15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公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1日起施行。

从此,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开办只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由审批制正式改为备案制,且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后有3年执业经验即可申请开办诊所。

民间中医转正!《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可执业

2017年11月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20日起实施。

符合一定条件的师承和确有实践专长的中医者,可报名参考考核,考核内容更加考试的专长领域单独制度,考核合格者获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此证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民间医生终于可以有合法“身份证”了

卫计委批准制定10类独立医疗机构

2017年8月8日,卫计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推出了卫生计生领域多项重点改革措施,在独立医疗机构设置方面在已经批准、制定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五类单独设置的机构。

从此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都可以作为独立医疗机构开办了。

国务院批复设立医师节

11月,国务院批复了卫计委《关于申请设立“中国医师节”的请示》(国卫办报〔2017〕138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2017是医改年, 2018年是机遇年也是挑战年, 希望大家能把握机会,不要被淘汰